如何掌控变频变压电源的电流电压频率关系
a、变频调速器的基本控制方式与基准电压、基准频率的关系如何区别? 电机是用变频器调速时有两种情况--基频(基准频率)以下调速和基频以上调速。前提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尽量保持电机主磁通为额定值不变。假如磁通过弱(电压过低),电机铁心就不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电磁转矩变小,负载能力下降。假果磁通过强(电压过高),电机处于过励磁的状态下,电机因励磁电流量而过大从而严重发热导致信号发生器。根据电机原理可知,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每相电动势的有效值 : E1=4.44f1N1Φm 式中:E1--定子每相由气隙磁通感应的电动势的有效值,V ;f1--定子频率,Hz;N1——定子每相绕组有效匝数 ;Φm-每极磁通量 由式中可以看出,Φm的值由E1/f1决定,但由于E1难以直接控制,所以在电动势较高时,可忽略定子漏阻抗压降,而用定子相电压U1代替。那么一定要保证Φm不变,只要U1/f1始终为一定值即可。这就是基频以下调时速的基本情况,为恒压频比(恒磁通)控制方式,属于恒转矩调速。基准频率为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频率,基准频率所对应的电压即为基准电压,是恒转矩调速区的最高电压,在基频以下调速时,电压会随频率而变化,但两者的比值不变。 在基频以上调速时,如果频率从基频向上可以调至上限频率值,但是如果电机定子不能超过电机额定的电压,因此电压不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而保持基准电压值不变,这时电机主磁必须随频率升高而减弱,转矩相应减小,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属于恒 功率调速区,基准频率为恒功率调速区的最低频率,是恒转矩调速区与恒功率调速区的转折点,气体检测仪而基准电压值在整个恒功率调速区内不再随频率变化而发生改变。
b、变频电源负载的机械特性与基准电压,基准频率的设定合理地使用变频器,必须先了解所驱动负载的机械特性。 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负载基本上可分为恒转矩负载、恒功率负载以及平方转矩负载等三类。恒转矩负载其所需转矩基本上不会受速度变化而影响(T=定值),对于该类负载,变频器的整个工作区最好运行在基频以下,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特性正好能满足负载的要求。恒功率负载在转速越高时,所产生的转矩越小(T×N=定值),对于恒功率负载电机的工作频率若运行在基频以上,其所要求的机械特性将与变频器的输出。
文章来源于:http://www.stypower.com